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中西方文化怎么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

中西方文化怎么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3:48:21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像我们熟知的:宗教领袖耶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艺术大师毕加索,商业奇才洛克菲勒,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以及当代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政界要人基辛格,电影艺术家斯皮尔伯格,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甲骨文的老板拉里.埃里森,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们都是犹太人。犹太人的历史就是一部流浪史,就是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犹太国民文化的历史。

犹太人的聪明才智慧广为人知,但近三千年来颠沛流离,受尽歧视和排挤,经历了十次民族大迁移和大逃亡,九死一生,甚至几次遭到灭族之灾,在逃亡过程中,他们分成了很多分支,散落到世界各地。虽然遍布全世界,但是犹太人非常重视传统,即便分散于各地也坚信犹太教,以此来维持民族的独立性,在文字上也使用希伯来字母。据历史文献记载,有一部分人迁移到了中国,那时是中国的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他们进入了汉朝,因为犹太人擅长经商,所以他们很快就占稳了脚跟,在汉朝的各个地方开始大规模的商贸。

宋朝时,当时的商品经济极为发达,流落在开封的犹太人也达到了鼎盛,先后有五千多人,他们在这里定居,为了更好的生存,犹太人学习了当地的文化,选取了汉姓,建立了教堂祭拜祖先,也在当地进行传统活动,在文献当中就有“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一文。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陷开封,犹太教堂没能幸免,被大水冲毁,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又重新修了经书,但是已经元气大伤,许多先祖留下来的文化在那场灾难丢失,而这件事导致的后果就是当最后一名犹太神职人员在1850年去世,开封犹太人的后裔已经没人认识希伯来语了。

从此之后,开封犹太人的后裔渐渐对犹太教淡漠起来,而犹太教的种种规矩也不再对他们有多大的束缚,与异族通婚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薄弱。在700多年演变当中,他们早已接受了汉人的身份,在风俗和宗教上面都是遵从汉人,可以说他们和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的种族灭绝运动,犹太人被希特勒以各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屠杀,死亡近600万,占了当时犹太人一半以上,幸存者逃往美国,中国,南美等地区。

当时中国的上海,已经是国际大都市。大批从希特勒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总人数接近3万人,朴实的中国人给予了犹太难民无私的接纳和真诚的帮助。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上海一度成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犹太人的课本上,永世传承。二战结束后在英美的支持下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第181号决议规定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

犹太人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存在着极强的归属感,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很团结,他们严格遵照祖宗定下的规矩,不与异族人通婚,并目始终不忘民族复兴的重任,在以色列建国后很多犹太人选择了回归以色列。开封犹太人也要回归,但是被以色列拒绝,因为他们违反了族规,不被承认是犹太人。在开封的犹太人因为和当地的中国人通婚,导致他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方式和真正的犹太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几十年来也仅有6位女性返回到以色列。

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到以色列,其中既有东方文化又有西方文化,既有传统农业文化也有现代工业文化。这些文化在这个大熔炉里进行融合再造,消除了文化差别,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犹太国民文化。本文参考《塔木德》的部分内容,又查阅了《流散中国的犹太人》的部分章节,若有侵权立刻删除。

文章TAG:融合西方文化中华文化中西方文化怎么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