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经验 > 鱼常见多少种类及图片大全,鲨鱼品种图片大全

鱼常见多少种类及图片大全,鲨鱼品种图片大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8:08:48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俗称 :花鳊,大眼华鳊,广东鲂。 中文学名:大眼鳊 拉丁学名:Sinibrama wui 栖息环境 大眼鳊栖息于江河的缓流处和湖泊中,为一群中小型鱼类,常见个体长为25-30厘米。以高等植物的茎叶碎片和种子以及水生昆虫为食。雌雄个体当体长达28厘米以上就可成熟产卵,体长25.5厘米的雌鱼怀卵量可达845粒。

大眼华鳊分布范围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等水系,以湘江、汉水、嘉陵江等水系较多。 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大眼华鳊红珠鱼 外表头稍尖,口向上倾斜。侧线鳞73~79。背鳍具光滑硬刺,胸鳍黄色,尾鳍下半部红色。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及胸鳍布有珠星。 中文名:红珠鱼 学名:Erythroculter mongolicus 俗名:红梢子、尖头红梢、红尾巴黄尾鲴 ( huáng wěi gù ) (学名:Xenocypris davidi)为鲤科鲴属的鱼类,俗名黄尾、黄片、黄鱼、黄姑子。

黄尾鲴是淡水生长的中小型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体长稍扁,头小、尖,吻端圆突,口近下位,呈一横裂,下颌有一发达的角质边缘;背侧灰色,腹部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的斑块,尾鳍桔黄色。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和底层着生的藻类,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最适生长水温22℃-24℃,耐氧能力近似白鲢。在自然界中,黄尾鲴1龄鱼可达100-200克,性成熟期为2龄,繁殖季节在4-6月份,亲鱼集群溯游到浅滩产卵。

中文学名:黄尾鲴 拉丁学名: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 别称: 黄尾、黄片、黄鱼、黄姑子圆吻鲴 生长于我国南方各江湖中的一种经济鱼类。体侧扁而略延长,头部小,吻圆钝突出,口小下位。鱼体银白色,鳞片细小,背部颜色较深;背鳍和尾鳍淡黄色,成熟雄鱼的腹鳍和臀鳍边缘呈浅橘红色。尾鳍叉形。

中文学名:圆吻鲴 别称:青片、扁鱼、青力梢 生境 圆吻鲴为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河川与湖泊的中、下层水域。杂食性。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周丛食物.包括丝状硅藻、蓝藻、绿藻 此外还食细菌、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有机粪肥、糠麸、配合饲料等,食物相当广泛。似鲛 ( sì jiāo ) (学名:Toxabramis wwinhonis Gunther)为鲤科鱼类。

体极扁薄。腹棱明显,自颊部直到肛门。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小型鱼型,中、上层生活,食浮游生物。6~7月产卵,卵漂流性分布于长江,黄河等水系。 中文学名:似鲛 别称: 薄餐鲮鱼,( líng yú ) (学名: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 中文学名:鲮鱼 拉丁学名:dace马口鱼 是一种鲤科、马口鱼属类生物,体长而侧扁,腹部圆。

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分布于中国。 中文学名:马口鱼 生活地点 马口鱼栖息于水域上层,喜低温的水流。为肉食性鱼类。马口鱼多生活于山涧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较急的浅滩,底质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在静水湖泊及江河深水处皆少见。

它们通常集群活动,常同鱲鱼一起游泳、生活。性凶猛,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左右。鳡鱼 ( gǎn yú ) 鳡(gǎn)(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英文名为Yellowcheek carp 。

其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下咽齿3行,齿末端呈钩状。鳞细小。背鳍较小,其起点位于腹鳍之后;尾鳍分叉很深。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它各鳍淡黄色。喜食比它小的鱼类。(一般饲养鱼塘有几条鳡鱼整个鱼塘其他鱼类基本就绝迹,为一般鱼类养殖户天敌)部分地区把它与青鱼类混淆,方言称之为鳡丝混(鱼) 中文学名:鳡 别称: 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鳡丝混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典型的凶猛鱼类,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

淡水白鲳 (Colossoma brach ypomum),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

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中文学名:淡水白鲳 拉丁学名:Colossoma brach ypomum太阳鱼 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

成鱼体长24-40公分。大多数太阳鱼都拥有格外出众的色彩,而美丽的太阳鱼种类中最为夺目的种类就是这一款被称为“嫦娥”的种类,其闪烁着耀眼的金属蓝色调的鱼身上布满了桔色的斑纹,眩目而美丽的眼睛后端有一双宛如耳状的花纹,这是它们明显的标志。总种类约有30种,属于多次性产卵的鱼类。主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也吃水生植物、小杂鱼和小型软体动物。

中文学名:太阳鱼 拉丁学名:Lepomis gibbosus 分布范围 太阳鱼原产于北美,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和全美国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里均有分布。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中文学名:罗非鱼 拉丁学名:Oreochromis spp 别称: 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吴郭鱼、福寿鱼、金凤鱼下面说说本人养鱼从淡水到海水的经历:先是从淡水开始,毕竟入门练手,也消费的起,没钱选点便宜的,金鱼和血鹦鹉养过,简单,感觉是个人都会养。后面水草缸捣鼓过养了一群红绿灯,红鼻子剪刀和小孔雀,感觉自己对水草兴趣不是特别大,修剪水草特别懒。

现在又开始入海了,捣鼓着海水缸呢,养了公子小丑,火焰仙,紫印,青蛙鱼等,其中最难就是青蛙鱼,真心不容易,光开口就把我的耐心快等没了,幸好现在开口了,活的还自在,也算是欣慰了。不说了,直接上图。如果有那位兄弟正在入海的,欢迎讨论,一起学习。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大家觉得我回答的内容不错的都可以关注一下本人头条号【鱼之乐小号】,一起互动,讨论学习,我也每天给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喜欢的内容。

文章TAG:鲨鱼品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