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近代英国崛起的核心秘诀,英国崛起依靠什么制度

近代英国崛起的核心秘诀,英国崛起依靠什么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5 22:17:1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在此之前即使像蒙古帝国这样疆域辽阔的帝国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张到全球;即使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早期殖民者尽管开辟了新航路,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投射到全世界。英帝国庞大的殖民体系是由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不列颠群岛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国际金本位制度以及大英帝国一以贯之的海权优势等一系列因素得以维持的:其实人类历史上曾存在过很多帝国,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命帝国。

在大英帝国之前人类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是蒙古帝国,然而蒙古帝国很快就走向了分崩离析,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蒙古帝国过分强调武力征服而忽视在帝国内部建立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相比之下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商业力量和军事力量的英国建构了一套以贸易为灵魂的开放政治经济体系并将其作为公共产品投放到全世界。事实上英国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工业生产国和最大的资本密集型国家无须占有太多领土和人口,而只要尽量维持全球贸易体系的运转就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大英帝国的海外领土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要么是战略原料和粮食的产地,要么是重要的海军基地,维持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都是以贸易为优先考虑的。英国政府为确保帝国的安全和贸易的畅通陆续占领了一些国际航线上的重要据点并在此设立军事要塞:1519年英国占领了新加坡,1839年占领了亚丁港,两年后又占领了香港岛,这样一来英国就得以构建一条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再到太平洋的畅通无阻的海外贸易通道。

英帝国凭借皇家海军无远不至的打击能力强行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粉碎一切意在封闭地区市场的企图——无论这种企图是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或是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总之英帝国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以经济联系为纽带构建起来的,然而英帝国的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在19世纪70年代后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种不利于英国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看英国并不算是一个大国。

当人类社会处于由农业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期决定一国国力的首要因素不是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构成的体量,而是技术和体制的创新。谁能抓住时机变革创新,谁就能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英国恰恰是因为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才得以崛起成为世界性的大国。问题是当人类社会已整体过渡到较为平稳的工业化时代后决定各国国力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创新,而是体量了——这是因为在相对平稳的社会状态下技术和体制的创新是有瓶颈的,很难再像时代转型时期那样突飞猛进;而那些体量庞大的国家即使在生产技术上和英国有一定差距,也完全可以质量不够数量凑,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这样一来就使英国这一先天体量不足的国家日益暴露出劣势,像英国这种规模体量的国家要想保住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就必须始终在技术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性上引领世界潮流,然而这对英国实在太难了。随着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崛起成为世界霸主,这时的英国实际已失去引领世界变革潮流的创新精神。恰恰相反这时英国资本家有时还会出于一己私利而阻扰技术进步——举一个较为浅显的例子:如果你有一部手机,这时又有新款手机问世了,那么到底要不要购买新款呢?作为个人行为你可以选择购买新款,这样你可以享受到最新款的优质技术;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购买,这样可以省钱。

但作为国家如果留恋于已成熟的技术和制度,而不能有所改革创新就会陷入到《大秦帝国》中甘龙、杜挚所说的“没百倍之利不变成法”的境地。而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在改革创新方面的阻力相对较小——如果自己原本一无所有,自然在改革过程中也不会失去什么,这就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许有人会说尽管英国本土的面积并不大,可当时英国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啊。

那么为什么英国的殖民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和人口不能为英国的国力增长提供加持呢?别国可以质量不够数量凑,英国为什么不行?这主要是因为相比美、俄这种基于陆权扩张的国家而言:英国的殖民地同英国本土之间的地缘距离过于遥远,在交通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度天然受到地缘屏障的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英国的殖民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仅不能为英国的国力增长提供加持,反而需要英国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当地驻军以维持殖民统治,这就使英国的殖民地成为消耗英国财力、军力的无底洞,从而使英国在同后起的美、德、俄等国的争霸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

文章TAG:崛起英国秘诀近代核心

最近更新